西江日報訊(記者 劉浩輝)“要善于采他山之石、納百家之長。”“學就要學到關鍵點上,從產業布局、招商模式、項目評審等方面去發力。”12月4日晚,肇慶新區管委會燈火通明,會議室氣氛熱烈,情緒高漲。肇慶新區黨工委主要負責人與該區黨員干部圍坐一堂,圍繞該區如何利用“他山之石”促發展,進行一場激烈的“頭腦風暴”。
與會人員踴躍發言,紛紛結合考察到的南通通州灣新區、蘇州工業園等地的產業招商落地經驗,對照肇慶新區當前產業招商存在的不足和短板、應改進和完善的措施等展開了深入探討,進一步高效推進該區產業招商落地提供思路和方向。
考察團一位成員認為,肇慶新區要“納百川、立千仞”,善于采“他山之石”、納百家之長,積極學習借鑒兄弟新區的先進經驗,補足短板,強化弱項,要充分吸收運用此次學習考察成果,緊扣“產業招商落地”這一主題,不斷提升該區各項工作水平,推動該區發展再上新臺階。
其他干部也暢所欲言,認為要進一步完善肇慶新區各項體制機制,全面落實招商選資制度、招商優惠政策、全員招商機制、服務管理機制等方面工作,持續優化肇慶新區產業招商落地環境。同時,要繼續加強與鼎湖區的溝通聯系,提高協調聯動水平,切實做好服務,為企業項目落地建設提供強力保障,加快構建肇慶新區產業體系,推動肇慶新區發展穩步前進。
與會議室熱鬧討論的場景不同,窗外流光溢彩的硯陽湖畔,跑步和散步的人絡繹不絕。遠處,大道交錯縱橫,高樓鱗次櫛比,項目筑巢推進,產業加快聚集,沿著“八年見新城”的目標,從前的魚塘郊區,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初具規模的現代新城,肇慶新區成為令眾人驚嘆的奇跡。
當前,肇慶正舉全市之力支持肇慶新區建設,加快優質產業導入和城市功能完善,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加強全市力量統籌,以“產、城、人”融合推動肇慶新區發展再提速、效率再提升,努力把肇慶新區打造成為現代化新區、高質量發展引擎和肇慶名片。肇慶新區在“一帶一廊一區”中的輻射帶動能力也與日俱增。
肇慶新區正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,積極申報綜合保稅區,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;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發展平臺建設,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。同時,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主體城市優勢,主動對接香港、澳門創新要素外溢轉移,積極構建“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研發——肇慶孵化轉化”的創新協作、錯位發展新模式,打造高端高新產業、創新要素資源集聚地,打造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。
“看到了差距,拓寬了思路,增加了壓力,也增強了信心。”一名參與考察的干部感觸地說,肇慶新區要學習外地的產業招商落地經驗,尤其要學習他們在產業布局、招商模式、項目評審、跟蹤服務、招商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做法,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,全面推動該區產業招商落地提速增效,加快形成產業集聚效應。